校友风采

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>> 校友天地 >> 校友风采 >> 正文

《北航校友通讯》(总第十八期)报道:给战鹰一颗强健的“中国心”

发布日期:2014-08-1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    点击:

《北航校友通讯》(总第十八期)报道:

给战鹰一颗强健的“中国心”

——记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空军某研究院总工程师甘晓华

薛洪涛

人物小传 甘晓华,男,1957年1月生,江西进贤人。1974年上山下乡,1978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系,198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系,获博士学位。1989年起,先后任空军第一研究所发动机室高级工程师、副主任、主任,研究所科技处处长、副所长;2004年至今,任空军某研究院总工程师、科技委主任。他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,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和科技进步一、二等奖各4项,发明专利5项,荣立一等功1次、二等功5次、三等功2次,被评为“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”,获政府特殊津贴和中国科协“求是”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,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2012年被评为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。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厦门大学兼职教授,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,第十、十一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
翻开世界航空史,能独立研制飞机的国家有20多个,而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寥寥无几。中国是继美、英、俄、法之后,第5个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。

随着大飞机研制、歼—20试飞成功,我国航空工业、特别是发动机研制水平又向前迈进一步。这是一代代“航空人”披荆斩棘、奋发图强的结果。一生致力于发动机技术研究的甘晓华,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


为报国强军,他十载寒窗后走进绿色军营

甘晓华出生在江西省进贤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他在家中排名老五。当时的家庭条件非常艰苦,但他的父亲还是坚持供他上学。从小学到中学,甘晓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
1974年,17岁的甘晓华听从国家“上山下乡”的安排到农村劳动。乡间劳作的生活繁忙而辛苦,但甘晓华却一刻也没有放松学习。这在当时深受“文革”冲击、普遍轻视知识学习的大环境下,显得难能可贵。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,甘晓华总是不无感慨地说:“国家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。只有不断学习,做好准备,才能真正做点事情。”

1978年,甘晓华参加高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填报志愿时,甘晓华恰巧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南航的信息,联想到航空与军工、部队有关系,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航。看似无意,其实有心。正是对航空事业和富国强军前景的向往,才使得甘晓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南航,开启了他助飞蓝天的人生梦想。

刚进入航空发动机专业学习时,甘晓华由于一时不能适应,感觉学得比较吃力。但他没有退缩,而是加倍努力,用勤奋弥补不足。大学期间,他经常自习到深夜,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记录下来,并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答疑。上世纪70年代末,物质生活比较艰苦,甘晓华除了必要的开销外,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。读书成为了甘晓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他不仅爱看与发动机专业相关的书,对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也颇感兴趣。爱好读书、渴求知识的良好习惯,也是从那时起逐渐养成的,这让他在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时获益良多。

通过在南航四年勤奋刻苦的学习,甘晓华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。毕业后,他继续求学深造,并顺利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,所学专业依旧是航空发动机。

在北航期间,甘晓华一如既往保持了勤学刻苦的作风,孜孜以求,刻苦钻研,学业水平不断提升。他回忆,当年在校学习时,为了晚上能够加班学习,曾经违反“校规”,熄灯后偷偷从一楼窗户翻进实验室继续学习,被夜巡的保安以为“有贼”而“现场抓获”。此外,他还非常重视为集体、他人服务和培养自身综合素质,读研期间他担任了北航研究生院团委书记,个人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。

由于专业成绩优异、综合能力出众,毕业后学校决定将甘晓华留校任教。

任教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,空军第一研究所的两位领导到北航听课。甘晓华扎实的专业功底、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表达,给这两位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,当即决定要调甘晓华到研究所工作。与此同时,空军第一研究所的相关型号科研工作也引起了甘晓华极大的兴趣。巧合的是,此时学校也决定派甘晓华参加德语培训,准备到国外学习交流。是继续留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出国深造,还是到部队科研院所一线从事具体的型号研究,一时间成为了甘晓华必须做出的选择。

通过多年来在航空发动机专业的系统学习,甘晓华了解到航空动力方面的科研成果固然很多,但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中,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、战斗力的却特别少。留在高校从事理论研究的机会大一些,去部队院所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机会更大一些。甘晓华这样回忆总结当年的选择:“选择事业方向其实也是正确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。我还是喜欢做一些具体的研究,干一些应用性、实用性更强的工作。事实证明这样的工作也的确更适合我。”就这样,甘晓华结束了高校短暂的教学生涯,来到空军第一研究所发动机室工作,正式走上了航空发动机工程研究之路。

工作一年多之后,甘晓华带着科研一线的实践和问题,再次回到北航攻读博士学位。这期间,他着重研究航空发动机的喷雾燃烧问题,提出并验证的喷嘴内“液膜不稳定性破碎”空气雾化机理,纠正了美国“流体力学大百科全书”有关雾化机理的论述,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肯定。该成果被编入美国教材。


为打破国外制裁,他让“瘫痪”战鹰涅磐重生飞出世界水平

1998年11月,成都某机场,薄雾低垂。

一架架墨绿色战鹰在机场盘旋之后,呼啸起航重上雪域高原,标志着某引进型飞机发动机国内自主修复成功。这一刻,来之殊为不易。

这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某型先进战机。因长期在高原恶劣环境使用,发动机未到设计寿期便被迫停飞,导致高原断航。当时受国外制裁,该机所有部件被禁运拒修。因无技术资料、修理备件,要自主修复世界先进战机,国内军工企业纷纷摇头,没有一家敢接。

此时的甘晓华已经担任发动机研究室主任。眼看重金引进的关键战机就要成为一堆废铁,一直跟踪研究该型飞机的他心急如焚,决心揽下这块“烫手山芋”。不少人劝他不要冒这个险,弄不好会身败名裂,带来巨大损失。

“这是一项打破国外制裁的‘争气工程’,再苦再难军人也要往前冲!”甘晓华没有丝毫犹豫。他凭借解体维修过该发动机的经验,说服主管部门,主动承接了这项艰巨任务。

就这样,甘晓华带领一个只有30人的研究室,发扬军人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,向世界技术难题发起了冲击。他们按照甘晓华提出的“单机视情修复”方案,开始找资料、改设备、建试车台……

1997年5月,甘晓华坐飞机上高原亲自测试故障参数。为摸准发动机故障机理,飞机在极限飞行状态下几次差点发生意外。可他并未在意,反倒为测得第一手宝贵资料而津津乐道。

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、一次次失败成功,他们终于修出了第一台发动机,并自主研制出与之配套的试车台。“争气工程”进入调试阶段。正当大家企盼奇迹之时,却迎来“当头一棒”:发动机扭距高度不稳定,调试失败。一天、两天、一个月……问题仍未找到。直到第三个月,他们才查出功率测试设备问题。

为抢回耽搁的时间,甘晓华带着李喜发工程师等同志,乘飞机、坐轮船、搭汽车,24小时内连跑4个省市,渴了喝口矿泉水,饿了吃点方便面,困了靠着打个盹儿,连夜考察设备、签完合同后,又争分夺秒地赶回北京实验室。

翌年“五一”,修复的第一台发动机再次试车。试车组完成冷开车、热开车、低状态运转、高转速运转测试后,开足马力进行最关键的全功率运转测试。

当时,现场气氛异常紧张,大家屏息凝气盯着设备。“成功了!”甘晓华迫不急待宣布结果,试车台一片沸腾,艰难攻关一年的科研人员此时相拥而泣……

经鉴定,该型发动机经维修后使用性能达到技术标准,功率平均提高10%,自主修建的试车台系统精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专家认为,这是打破国外制裁、扬我国威军威的重大科研项目,技术上有重大创新。这一成果,使停飞的战鹰重上高原,并为国家节省经费约7.8亿元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甘晓华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。在对该型发动机关键技术升级研究中,他带领项目组运用先进数控技术,使升级发动机达到国外新机性能,大幅提升作战性能。权威部门表示,该研究成果不仅达到世界水平,而且将促使我国相关发动机研制目标提升半代、研制水平提高近10年。

为攻克战机“心脏病”,他用忠诚无畏扛起如鼎使命

“航空发动机是设计出来的,也是试验和使用出来的!”甘晓华和他的团队在攻克发动机关键技术的背后,是舍弃和奉献,更是收获和创新。

1996年4月,江南某机场。部队和现场保障专家提出,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首批引进三代战机,发现发动机燃油喷嘴爆裂重大故障,必须全部停飞!

消息一出,犹如晴天霹雳,震惊了军委、总部,并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。上级迅即组织全国70多名权威专家集体会诊。讨论中,有的认为是个别质量问题,有的说可能是外方蓄意设难破坏,有的建议全部送往外国检修。专家组反复研究,难作定论。

甘晓华经慎重分析后大胆提出:“这不是爆裂而是积碳,飞机可以继续使用!”

一时,现场像沸腾的油锅炸开了花,不少专家在为这位年轻人捏把汗。甘晓华从容走上讲台,结合症状特点和维修经验,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推算。专家组最终同意按照甘晓华的方法再次考察和检测。结果证实了甘晓华的推断正确,从而避免了一起不必要的外交纠纷,停飞的战鹰又恢复了昔日的战备雄姿。


2005年,我国某型高教机采用的引进发动机,到寿后出现大量严重故障,外方拒绝大修,我军航校面临停课。

甘晓华深知,按照传统“机群定寿法”,有批次性故障的发动机是不能延寿的。为打破这一“魔咒”,他改传统的“工作小时”为“使用载荷”作为定寿技术依据,创造性提出“单机定寿”方法,挖掘了发动机寿命潜力;首次建立和推行“单机状态监控技术”,使故障发动机能够延寿安全使用,保证了航校正常的教学训练。据监测,该型发动机平均延寿33%。由此,我国航空发动机定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2007年,某型发动机因二级涡轮叶片断裂,导致6起飞行事故。地方工业部门进行了13次全寿命试车都未能再现故障,改进工作一筹莫展。甘晓华的团队采用自创“使用载荷谱”整机试验方法,仅一次试验就再现故障并找到了原因,促使研制部门痛下决心更换叶片材料,让停飞两年的海空军数百架飞机、近千台发动机重新恢复活力。

为破解世界性难题,他在坚守精神高地中勇攀科技高峰

特招入伍20年后,甘晓华走上了空军某研究院总工程师岗位。虽是专业技术少将的他,仍然心无旁骛,攻关不辍,孜孜求索。名气大了,职务高了,可甘晓华没有丝毫变化——他依旧穿梭在办公室与实验室之间,依旧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……

为满足某工程配套要求,那一年,甘晓华受领研发高超声速风洞燃烧系统。业界公认,马赫数大于10的大型高超声速风洞燃烧系统是个世界性难题,要掌握其核心技术,必须解决高温、高压、高速条件下的加热关键技术难题。

“要干,就要瞄准世界一流!”甘晓华怀着这样的使命和担当,带领科研团队向新的科技制高点发起冲锋。多少个不眠之夜,他们沉浸在实验室忘记疲倦;多少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,他们却奔波在天南海北采集数据……

为确保工程万无一失,甘晓华和同事们论证、研制、施工、测试“一条龙”全自己干。在一次施工中,地方一位新领导误把他们当成民工训斥了一通。对此,甘晓华只是会意一笑……

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,他们成功地找到某种蓄热介质,研究掌握其蓄热与放热特性,实现了140个气压大流量气流无污染加热至1200摄氏度的新跨越。设计的燃烧室获3项发明专利,其中研发的“防积碳控制方法”攻克了燃烧液体燃料全过程防积碳的技术壁垒,突破了国际上类似加热系统只能燃烧气体燃料的限制。

“他永远都是一团热情的火焰,关心、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”,夏爱国高工说,“甘总从不高高在上,总是给年轻人更多的包容、鼓励和锻炼。”当时,夏爱国还是刚来研究室的新同志,在参与甘总领衔的一项课题研究中,他没按甘总提出的算法去做,而是另辟蹊径按自己的想法做。尽管最后证明甘总的算法是正确的,但甘总并未因别人的否定而懊恼,而是鼓励夏爱国等年轻同志大胆地去试,最大限度地保护科研人员创新的激情和锐气。


不管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,甘晓华从不居功自傲。在采访中,他反复强调:“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,具体工作都是大家干的,功劳千万不能算在我一人头上。”

只有坚守精神高地,方能攀登科技高峰。甘晓华在主持某项目燃油喷嘴关键技术研究中发明的双模雾化喷嘴,批量设备多型发动机,平均降低油耗3.2%,解决了发动机喷嘴积碳的世界性难题,大幅提高了使用寿命。

28年来,甘晓华先后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。为表彰其对国家建设作出的特殊贡献,2010年12月17日,时任国家和军委领导人的胡锦涛主席签署通令,给甘晓华记一等功。

为推动航空发动机战略发展,他将人生航迹融入万里云天

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“心脏”,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水平、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标志,被誉为世界工业王冠上的明珠。

“与西方国家相比,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差距仍十分明显,技术及产业基础仍然薄弱,与我国大国地位和核心竞争能力要求明显不相适应。”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,突破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瓶颈,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甘晓华,积极呼吁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,加速推动航空产业发展。

庆幸的是,2011年甘晓华的《关于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的提案》,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,为推动航空发动机发展战略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国之重器,使命在肩。甘晓华日常除了完成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外,还参与航空发展战略研究和型号发展论证,并担任国务院大飞机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工程专家组成员。

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世界航空强国都在加强开展军机适航性工作研究。为从设计源头促进飞机的安全性,2010年6月,空军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在空军某研究院挂牌成立,甘晓华任中心主任。

军机适航是个巨大工程,工作千头万绪,涉及飞机总体、发动机、机载设备和模拟器等,涵盖型号论证研制、技术管理以及设计定型、生产、使用、维护等各个环节。

为当好这个“大管家”,甘晓华又开始了新的“马拉松”。他从建强机构入手,设立了飞机总体、软件工程、结构强度、动力装置、飞控系统、航电系统等11个专业组,并与多方合作,初步建立了适航技术标准体系。很快,该中心高效运转。截止目前,适航共审查出某型飞机问题300多项、某型发动机问题100多项,有效提高了军机的安全性。

“给战鹰一颗强健的‘中国心’,是我们毕生的使命和追求!”眺望蓝天,寻梦蓝天,甘晓华依旧冲锋在追赶世界一流、国际领先的征程上。

快速链接

© 2021  版权所有 :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·VIP认证)检测中心·BinG百科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   电话010-61716819